鄉(xiāng)茶情思
◆鄒賢中
自從2006年離開故土,先后經(jīng)歷打工、從軍、經(jīng)商失敗再打工的生活,足跡不斷地在珠江三角洲的一地到另一地漂泊。出來多年,鄉(xiāng)土的氣息似乎離我遠去了,鄉(xiāng)村的輪廓也漸漸淡出了記憶,唯有那鄉(xiāng)土的清茶還深深地鐫刻在腦海里。
提及鄉(xiāng)茶,最先讓我想到的是茶花?!安杌ㄒ粯湓缣壹t,朵朵彤云笑傲中”,茶花重瓣,有大紅、玫紅、白色等多種顏色,白色最香也最普遍。
關于鄉(xiāng)茶的記憶,印象中最深刻的初三時代的一次春游。當時正是清明前夕,縱有風月良辰細雨斜織,無人共賞,抱月賴入眠。于是在一個周六約上三五同學去山里踏青。故鄉(xiāng)的房屋都是依山傍水而建,家離大山很近,早上,吃完早飯的我們就從家里向大山進發(fā)了。
一會兒就到了山腳,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,清新的空氣和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。由于剛下過雨,山路泥濘不堪,我們小心翼翼地向前行走,一簇簇一叢叢白的、黃的、淡紫色的小花、繞滿藤蔓的大樹就出現(xiàn)在我們的視野里。
我們并沒有因為山路的濕滑影響情致,說著笑著一路風景一路歡歌。不斷在山徑穿行,碰到各種奇異的花草總是要停留下來欣賞,嫩綠草葉的筋脈清晰可見,各色的花兒爭妍斗麗。通幽小徑談心尋花,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風光真的很愜意。
老天爺似乎也很給我們面子,竟有了雨后天晴的艷陽,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舒服極了。我們繼續(xù)向前行走,一路的花草不斷地吸引著我們。山花爛漫,紅得耀眼的杜鵑、清香四溢的白玉蘭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兒的小花也給了我們很多驚喜。各色的花兒像五彩的綢緞在花叢里飄蕩,花叢也因山中薄霧的滋潤更加嬌嫩。
山路逐漸陡峭,離大山的懷抱更近了,此時我們隱約聽到女子歡笑的聲音,猶如天籟悅耳動聽。一個同學喊起來:“你們聽,好像有人在說話呢。”
另一個同學說:“這有什么好奇怪的,俗話說清明的茶,貴如金。這清明前采制的茶葉呀,茶葉細嫩,味醇香幽,是茶中的佳品,馬上就到清明節(jié)了,現(xiàn)在正是一年中采茶最好的時期。那聲音估計是采茶女子在說話吧?!?/p>
我提議,既然是出來游玩,我們也去湊湊熱鬧吧。我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贊成,于是一行又結(jié)伴循著聲音而去。
剛上完陡坡,展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望無際的綠,竟是一片綠的心醉的茶園,春光明媚茶園吐綠,那綠嬌艷欲滴,整座茶園像一塊天然的綠翡翠鑲在群山之中,那綠色強烈地震撼了我們,我們屏住呼吸,生怕破壞了大自然的和諧。放眼望去,三三五五的采茶女子身穿藍衣,頭戴斗笠,身背竹簍像一個個仙子伸出纖纖玉手,動作嫻熟地將一枚枚茶芽采下,展現(xiàn)著一幅充滿著生機活力的采茶圖。
那些采茶女子也發(fā)現(xiàn)了我們,有一個還主動和我們打招呼:“你們是來采茶葉的嗎?”
我說:“不是,我們是春游的學生。”
她們甚是熱情,一來二去地聊著,很快就熟悉了起來,我們也加入了采茶隊伍,開始體驗采茶之樂,共享清新的自然。只是很少做這些細膩活的我們一個個都笨手笨腳的,直惹得那些采茶女子嬌笑連連,山谷中不斷回響的笑聲似乎讓我們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,一瞬間,我們好像從書山題海的壓力中解脫出來。
從聊天中得知和我一起采茶的女子叫玉蘭,人也像名字一般圣潔無瑕。她很能說,給我講了很多關于茶的知識。她說,采茶分春、秋兩季,但只有清明、谷雨前后的茶葉最為嬌嫩、珍貴,現(xiàn)在抓緊時間采茶,到時候拿到集市上力爭賣個好價錢。
在采茶中,她還講解了我國悠久的茶文化,告訴我采茶、制茶的方法以及茶葉的功效,這些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讓我對她刮目相看,沒想到山中的一名采茶女子竟然懂得這么多。
采茶在中午落幕,我們都要回家吃飯了,兩個小時相處也產(chǎn)生了深深的友情,我們揮手道別。原想以后還有機會一起采茶,共享這種寧靜和諧之美。沒想到幾個月后,中考結(jié)束的我就踏上了南下深圳的打工之路,因為生活,在清明時節(jié)回鄉(xiāng)采茶的愿望自然一次次落空。出門在外,我也養(yǎng)成了喝茶的習慣,茉莉花茶、鐵觀音、毛尖、普洱都喝過,但是比起鄉(xiāng)茶總感覺少了點什么,我想,可能它們無法打發(fā)我那連綿如織的鄉(xiāng)愁吧。
前不久,二姐回家了,她打電話給我時說帶一些鄉(xiāng)土的茶葉上來,我似乎又聞到了那清幽的茶香。